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表示,由去年6月初至今年6月底,「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」、「一般就业政策」、「输入内地人才计划」、「优秀人才入境计划」、「非本地毕业生留港/回港就业安排」、「输入中国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计划」以及「科技人才入境计划」共接获逾19万宗申请,当中近14万宗获批。
孙玉菡表示,去年6月1日至今年6月底,入境处共接获1,295宗「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」的申请,当中673宗获批。截至今年6月底,高才通计划共收到13.5万宗申请,当中近10.9万宗获批。
过去三年,「一般就业政策」及「输入内地人才计划」下,分别约7.6万及5.7万宗申请获批,从事创新科技范畴工作的获批人数分别为1, 654及4,006。优才计划下获批个案约有2.7万宗,当中8,021名申请人背景来自创科相关范畴。「科技人才入境计划」共有334位申请人获批,全数从事创科范畴工作。
过去五年,「一般就业政策」接获逾11.2万宗申请,逾10.3万宗获批,当中约6.3万宗为聘用期少於12个月的短期职位。「输入内地人才计划」共收到近8.8万宗申请,超过7.7万宗获批,约3.1万宗获批申请为短期职位的个案。 他孙玉菡指,上述计划已能满足本地企业聘请外来人才来港从事短期工作的需要。目前无意再推出供非香港居民申请来港短期工作的新措施或计划。
孙玉菡又表示,政府亦已於2022年6月推出为期两年的「先导计划」,并於2024年6月把先导计划恒常化为「短期访客计划」。短期访客计划目前涵盖12个界别,涉及共400多个认可机构。截至今年3月底,「先导计划」和「短期访客计划」已惠及近3.4万名非本地人才。
同时,政府致力推动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创科中心, 政府於今年5月获立法会拨款30亿元设立「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计划」,旨在支持由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八所大学以配对资助形式,吸引国际顶尖科研人员在港进行前沿科技研究及提升科研基础设施。是项计划预计同年9月推出。政府亦已预留60亿元,资助本地大学在香港设立生命健康研发院,促进本地与海内外跨大学和科研机构和跨学科的合作,并吸引顶尖学者和科学家来港。
孙玉菡指,现时国际顶尖学者、科学家和科研人员可按其情况,透过合适的人才入境计划申请来港,无需再另设人才入境计划。众多计划中,「科技人才入境计划」尤以输入非本地科技人才到港从事研发工作为目标,合资格公司的人才入境申请可获快速处理。(hc/u)
AASTOCKS新闻